孙清连
级别: 论坛版主
引发原因:
1、因为吃虾或者吃蛇引起
2、早晚温差较大,老年人体质较弱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降、病毒感染就引起了带状疱疹。医生提醒,眼下正处于带状疱疹的高发期,秋冬交替时节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,避免过度劳累,户外运动要适量;在饮食方面也要尽量清淡。
3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,疲乏、感冒、肿瘤、某些药物等均可是发病诱因。
4、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,外感毒邪而发。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,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。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,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,全身抵抗力下降,再遇到身体劳累、感冒等诱因,则易发此病。发病机制: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(多数是儿童)可发生原发感染,即发生水痘。或病毒隐性感染,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,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,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,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(例如:创伤、感冒、癌症、免疫系统疾病等等),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,使神经节发炎、坏死,引起病人疼痛,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,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。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,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,但很少见。发病之初,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,食欲不振,轻度发烧,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,跳着疼痛。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,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。
〖定义和概述:
带状疱疹(herpes zoster)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,中医称为”缠腰火龙”“缠腰火丹”,俗称”蜘蛛疮”。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,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,伴有明显神经痛。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,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,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,生长繁殖,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,发生带状疱疹。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。
得了带状疱疹,1~3天后,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、张力很大的丘疹、水疱,沿神经分布,集簇状排列,呈条带状。如果发生在胸部、腰部,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,极少对称发病。民间所传: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,是不可靠的。患此病者,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,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,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,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、血疱,甚至出现坏死。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、结痂,脱落后不留瘢痕;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。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,影响睡眠,如果治疗不及时,在皮损消退后,仍遗留疼痛,数月不能完全消退。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、颜面,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、面瘫。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,甚至还会导致失明。年龄大的、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,病情会更为严重。值得注意的是,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,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,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,很容易被误诊,应予以高度重视,以免贻误治疗,发现严重后果。
〖病因〗
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,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,潜伏在体内再发,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,伴随神经痛。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,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。民间把这种病称作“串腰龙”,文献上叫“缠腰火丹”,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%以上。实际上,这种病还可侵犯头、面、耳及上下肢等部位。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,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,呈条带状,故称“带状疱疹”。
〖临床表现〗
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。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。 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。
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。
皮疹特点 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、水疱,粟粒至绿豆大小,疱液清亮,严重时可呈血性,或坏死溃疡。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。
自觉症状 自觉疼痛,剧烈难忍。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,表现为感觉过敏,轻触诱发疼痛。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,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。
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,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,1-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,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,数天后,疱壁松弛,疱液混浊,而后逐渐吸收,干痼。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。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同时累及皮肤和神经的皮肤病。其疱疹位于身体一侧,常见成簇小水泡沿着胸部肋间神经或面部三叉神经作带状分布,伴有发热、神经痛和局部性淋巴结肿大。病程约2周。年迈老人在皮肤疱疹消退后,常留有严重的神经痛症,有时疼痛可延续半年以上。
中医称本症为“缠腰火丹”,“蛇串疮”,认为是由于肝胆火盛或湿热内蕴,又感受外来毒发病前患处多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,或伴有轻度发热、疲乏无力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。皮疹多发生在身体一侧,多见于腰胁部。初起皮肤红,出现群集的丘疹和水疱,周围伴有红晕,常沿神经分布呈“条带状”,自觉灼热和疼痛。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,疱内容物初为透明,经3-5天可呈混浊,严重时可出现血疱或环死。若发生在眼部,还可引起结膜炎、溃疡性角膜炎等。本病的特点是局部显著疼痛,个别病人皮疹消退后仍顽固不退,病程2-3周,愈后极少复发。
〖诊断〗
簇集成群水疱,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。在明显的神经痛,伴局布淋巴结肿大。中间皮肤正常。很少复发。
〖治疗〗
原则止痛,消炎。保护局部,防止感染我父母都是医院的 这种病去医院住很慢的 只不过能止疼罢拉,还是想办法去找点老医生 这种病 不要怕他们的偏方往往都比去医院治疗的快
1、可用哈工大康乐泉生物科技产品温泉浴精[一袋30克,20元钱.]10次的量,溶于热水中热敷,熏洗,含有多种微量元素,温泉浴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,可改善体质,对机体周期性变化具有调节作用.自己用可循环使用.长年坚持洗浴,可以保持功能旺盛,男女皆宜.友人称:温泉浴精是个宝,居家常备不可少,大病小病全能治,只要一洗就会好.可查:
www.gdklq.com 电话:13936749199 祝早日恢复健康.
2、〖偏方〗 蛇胆疮:用旱烟油一小团(或抽过的香烟过滤嘴3个),用适量水调匀,涂患处,每日3次,连用3~5天痊愈。
3、用火罐治疗也可
自疗注意事项
(1)本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效果较好,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,而中药攻克邪毒效果明显。
(2)保持皮肤、衣衫清洁,疱疹破碎后滋水较多,要及时清洗、替换。
(3)猪头、公鸡、鹅、象皮鱼、虾、蟹等食品,中医认为是发物,应该忌吃。
(4)饭菜宜素净清淡,不宜多吃煎、炸、姜、辣酒等热性食品。
(5)保持情绪安定,烦燥不安、肝炎上窜会诱发疼痛,加重病情。
(6)保持大便畅通,以利邪毒内热下泄。
(7)皮疹消退后,如疼痛仍旧继续,可不必紧张,时间一长,疼痛会自然消失。疼痛 影响睡眠时,可适量服一些止痛片。
自治疗法
1、成药自疗法
(1) 抗病毒药,如阿昔洛韦,每次1片,每日5次。
(2) 去痛片、安乃近、消炎痛、阿斯匹林之类止痛药任选一种服用。每次1粒,每日3次。
(3) 导赤散,每次3克,每日3次。
(4) 季德胜蛇药,每次5-10片,每日3次。
(5)七厘散,每次1.2克,每日3次(孕妇忌服)。
2、验方自疗法
(1)大青叶、蒲公英各15克、马齿苋60克、延胡素12克、每日1帖,分2次煎服。
(2)半边莲、天胡荽各60克、青黛5克(分两次冲服),每日1帖,分3次煎服。
(3)龙胆草、板兰根、当归各60克、玄胡50克、丹皮30克,共同研成细末,每次服3-6克,每日3次。
(4)独头大蒜2瓣,雄黄粉10克。将大蒜去皮后与雄黄同捣烂,外涂患处。缠腰火丹,是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,痛如火燎,每多缠腰而发,故为此外,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。
(5)生姜适量,将生姜捣汁于铜锅内熬浓,涂患处至觉热辣感为度,每日擦1-2次。本病也称为“蛇丹”。患过本病,一般不再复发。
(6)独头蒜适量,捣烂,敷于患处。带状泡疹已溃烂者不可用此方。无独头蒜用一般蒜头也可。
3、外治自疗法
(1)田七药物牙膏调醋外涂患处。
(2)仙人掌去刺捣烂,拌入少量糯米粉外敷患处,干则更换。
(3)等量生百合、白糖捣成糊外敷患处。
(4)无花果叶数片,洗净捣烂,加少量醋外敷患处。
(5)金黄散(成药)拌醋外敷患处,干则更换。
(6)氧化锌糊剂,搽患处。
【宜与忌】
1.忌吃发物,如猪头、公鸡、鹅、象皮鱼、蟹等食品。
2.内服镇痛剂如阿斯匹林和氨基比林,局部注射6.5%普鲁卡因溶液。口服,肌肉注射维生素B1。
3.本病如侵犯眼睛,则不能忽视,在服药的同时,加用氯霉素眼药水及0.1%疱疹净眼药水交替滴用,每日各3次。有条件的宜赴医院治疗。
4.多食蔬菜、水果,保持大便畅通,以利邪毒内热下泄。
5.饭菜宜素净清淡,不宜多吃煎、炸、姜、辣、酒等热性食品。
6.保持情绪安定,如烦躁不安、肝火上窜会诱发疼痛,加重病情。
7.保持皮肤、衣衫清洁,疱疹破碎后出水较多,要及时清洗、替换,慎防继发感染。
8.皮疹消退后,如疼痛仍旧继续,不必紧张,时间一长,疼痛会自然消失。疼痛影响睡眠时,可适量服一些止痛片。
【名家妙方】
1.仙人掌适量,去刺捣烂,拌入少量糯米粉处敷患处。
2.蜈蚣适量。置于瓦片上用文火焙干,研为细末,加适量香油调为糊状,抹患处,每日3~5次。
3.当归50克,研成细末,每次服1克,1月4次。
4.菊花叶适量,捣汁涂患处。
5.鲜马齿苋适量。洗净,切碎捣如泥,每日2次,敷患处。
6.雄黄5克,冰片0.5克。上药与100亳升酒精混合即成。将局部皮肤洗净,在水疱及所有红肿皮肤上轻轻擦上雄黄合剂,日擦4~6次。
7.王不留行籽适量。用文火炒至稍黄后,研细面,以凉开水调成糊状。每晚睡前敷于患处。
8.一点红(鲜草)适量。洗捣,加适量凡士林成膏状备用。将此膏均匀敷于患处,每日1次。
9.杠板归(全草)、白醋各适量。鲜红板归捣碎(如为干品则研细末),加白醋搅匀。用纱布包扎涂患处,1日数次。无白醋可用猪油或茶子油代。
10.新鲜无花果数片。上药洗净擦干,切碎捣烂,置瓷碗中,加适量食醋调匀成稀泥状。用其敷于患处,待药干后更换。
11.新取之血余适量。放在火上烤烧成炭末,趁热均匀地涂擦在疱疹部位,每天1次。
12.青黛20克,蒲黄、滑石各30克。上药共研细末备用。患处渗液者,干粉外扑;无渗液者,麻油调搽。 13.滑石100克,甘草15克,黄柏、地榆各30克。上药研末备用。用时,以香油调涂患处。每日换药1次。
14.生大黄2份,黄柏2份,五倍子1份,芒硝1份。共研细末,过120目筛。加凡士林配成30%软膏备用。常规消毒皮损部位。将药膏平摊纱布上约0.2厘米厚,贴敷患处。隔日换药一次。
15.大黄、黄柏、川黄连各30克,制乳香、制没药各15克。共研细末,以细茶叶浓汁调成糊状备用。外敷患处,干时易之。一般1~2日后结痂,疼痛消失。4~5日痊愈。
16.苦瓜(无瓜用叶)或杠板归(新鲜全草)、雄黄末。上药适量捣烂绞汁调雄黄末,外敷。每日上药2次。
17.半边莲、天胡荽各50克,青黛3克。前2药水煎,冲服青黛,每日1剂。外用:取鲜半边莲、鲜天胡荽各4份,青黛1份,捣烂取汁拌入青黛,外涂患处。
18.龙胆泻肝汤(片),亦可用清热解毒汤、大青叶、板蓝根冲剂,主治肝火旺、大便干燥。
【中药治疗】
1.明雄黄、生龙骨各4.5克,炙蜈蚣一条。上药共研细末,真香油调抹患处,一日2次。抹药后稍觉瘙痒。4天左右可愈。
2.雄黄吴茱萸、薏苡仁各等分。共研细末,冷开水调成糊状,涂抹患处。
3.蜈蚣(适量)。将上药置于瓦片上用文火焙干,研为细末,加适量香油调为糊状,抹患处,每日3~5次。一日痛减,3日水泡消,约5日左右结疤痊愈。
4.雄黄、五倍子、枯矾、黄连各等分。将上药共研细末,加入香油适量,调成糊状,涂于患处,再用油纸覆盖,一日2~3次,如水疱破溃流水,可将药粉撒敷。一般敷药一天,水疱停止蔓延;2~3天,肿消痛除,结痂痊愈。
5.板蓝根21克,黄精13.5克,银花21克,虎杖30克,紫花地丁21克,赤芍9克,侧柏叶15克。水煎服,一日一剂,分2次煎服。
6.大黄9克,龙胆草9克,车前子9克,黄芩9克,木通9克,赤芍9克,茜草9克,当归9克,柴胡9克,川楝9克。水煎服,一日一剂,分2次煎服。
7.龙胆草18克,当归15克,栀子15克,木通9克,泽泻18克,黄芩18克,生地15克,柴胡18克,甘草9克。便秘者加大黄4.5克;黄腻苔重者加黄柏9克;局部痛重者加乳没各9克;水疱密集红色较重、面积较大者加双花48克,连翘48克。每日一剂,水煎服,重者可日服2剂,一剂分3次服。一星期左右可痊愈。
8.大青叶12克,白藓皮9克,党参12克,延胡索9克,板蓝根9克,金银花12克,黄芩12克,防已9克,白芷9克,紫草9克,甘草6克。每日一剂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一星期左右可痊愈。
【西药治疗】
1.给予颅痛定、安乃近、阿斯匹林等镇痛剂。伴神经痛者可给阿米替林,同时口服维生素B1、B2、维生素E等。
2.口服阿糖胞苷及肌肉注射聚肌胞等抗病毒药。
3.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掏炎症和浅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。在急性期用药可减少后遗神经痛。但有可能使病毒扩散,应合理应用。主要用于老年体健者预防后遗神经痛和严重患者如出血型、坏疽型、泛发型及早用药,尽可能在起病7天之内应用。
4.麻疹减弱活疫苗2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有效。其他免疫制剂有胎盘组织液、免疫球蛋白、转移因子、胸腺肽、胸腺因子D2,静脉输入新鲜血浆等。
5.可选用酚炉甘石洗剂、1%新霉素软膏、酚锌油做局部治疗。有糜烂可用1%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湿敷。眼部病变尽早应用疱资助净及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。
【食疗】
1.马铃薯500克,捣成泥涂患处。
2.鲜黄瓜叶100克,捣成泥涂敷患处,每日2次。
3.红皮或白皮地瓜适量。洗净,研成豆渣状,放在瓷皿内以文火煎成半熟糊状冷却。直接敷患处或先敷在纱布上贴于患处,外用绷带包扎固定。每日更换1~2次,直至痊愈。
4.鲜马齿苋适量。洗净,切碎捣如泥,每日2次,敷患处。 5.老茶树叶适量。晒干,研细,以浓茶汁调和敷患处,每日2~3次治疗
一、抗病毒药物
1、无环鸟苷(ACV)
ACV对VZV的疗效,不如对HSV(单纯性疱疹病毒)敏感。因此治疗带状疱疹,一般均推荐静脉内给药。且宜及早用药,这样可减少新损害的形成,减轻急性疼痛,阻止病毒的气管炎播散和减少内脏并发症。一般剂量静注ACV10mg/kg,每8小时一次;口服800mg每日5次,持续给药5-10天。如辅以 ACV霜外用,则更有利于皮损的愈合。
2、三氮唑核苷
每日10-15mg/kg,分2次肌注或静滴,静滴用葡萄糖或氯化钠稀释成1mg/ml的浓度缓滴入。有选择发病不超过5天的带状疱疹患者,给予200mg一次肌注,每日2次,持续用药7-10,能明显地缩短病程和减轻疼痛。
3、阿糖腺苷(Ara-A)
每日10-15mg/kg,静注10天,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,加速痊愈。
4、干扰素
如人血白细胞干扰素(HLI),高剂量(每日5.1-10u/mg)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患者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。方法:HLI,10u/ml肌注每日 2次,每次4ml,6天为1疗程。更可应用重级干扰素(IFN-a)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外,日擦4-6次。亦有一定疗效。
二、止痛
急性期止痛
常规用镇痛剂:阿司匹林、散利痛、消炎痛、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等。
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西米替丁0.2g,每日3次,睡前再服0.4g;地塞米松1.5mg,每日3次;赛庚啶2mg每日3次;维生素B12 100ug,肌注,每日一次,平均10天左右疼痛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