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论医者的医术与医德
一个医者的医术与其医德的厚薄究竟有哪些关系呢?
医者给人治病,面对的是具体的不同体质的人。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,很多时候,病能否快速好转或痊愈,不是按照我们医者的意愿来转化的。
每个人的体质和体能是不一样的,而医者的医术却是有一定限度的,每个人的病患能否很快痊愈,起根本决定作用的还是患者自身的体能。
医者的医术,在许多时候只能起个辅助作用,说穿了,也只是个外因的作用,患者自身还是起着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的。
矛盾论讲,内引起决定性的作用。不过,在一定的时候、条件或环境下,内因和外因会发生转化的。
阴阳的互根互用,对立统一,互相转化规律,就是矛盾的规律。现代人学了哲学,却不懂得如何去运用。你譬如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,现在的人很多都会说的头头是道,可是具体的运用起来,就不行了。
譬如:若果这个患者的体质以及其体能不存(中医说的精气不存),你这个医者的技术再高明,辩证再精明,恐怕也会无力回天的。因为,这个病人已经失去了自身调理的功能了。不然,人何以会老死呢?
只有当这个患者的体能还有一息尚存,医者的医术确实高明者,还是可以起死回生的。
又譬如:很多已经死了的人,后来为什么又活过来了呢?那是因为其人的精气(体能)还没有耗竭脱散,当其通过静息、休息之后,看似死去,实乃在恢复体能,精气一旦凝聚恢复回来,自然会神元浮现而再次活过来的。
若果一个人的精气已经耗散过度,精竭气散,无法凝聚上身,此时怕是谁也无回天之术,使其生还了。
像那些突然意外死亡或暴病而亡者,因其体能不是自然损耗殆尽的,其虽然暴死了,可使其元神尚在,精气依然可以依托元神,元神不会很快灭亡,其元神只是一时之间离开了躯壳形体,浮游在外,还会做一些意识性的活动。是以,这种人在其死后很长一段时间,多会搅得其家人不得安宁的。
所以,作为一个医者,必须要认识到中医所讲的“精气神”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。
一个医者,如果经常能以加强自个的超意识训练,强化其想治好患者之病的意识,并强化培养自个的精气神,使其精气充足饱满,那么神元的功能再加上平时的有意识的训练,自然会精足神满,神元稳定,治病的时候,也自然会要比一般的医者的疗效会好得多了。
何以有如此之说呢?
人们常说,要求某个医者的医德如何如何,可是,一个医者如果没有一定的体能,元神不足,即使其品行道德水准再高,也是不可能做到涵养其气的,气涵养不住,何谈去给人疗病祛疾?
医德,有醇厚之德,有菲薄之德。
道行高深者,自然,其得到的自然界的浩然之气就要多些,气足了做事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,此即所谓的“厚德载物”是也!
而那些不注重精气神保养和培养的医者,其自身的精气就不足,体能不足,心愿再好,又能如之奈何?自身尚且不保,何以畅谈救人?自己都没有承载业障的能力怎么能帮别人呢?此乃“薄地欠收”之理也!
那么涵养道德,如何涵养?
古人讲的道德,道是指的自然之道,也就是自然界的运行变化的轨迹或规律。德,得到,掌握之意。只有那些得到并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浩瀚之气的人,才可以驾驭并行使自然规律,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。而不是去偏执的任意所为。这就是真正的“涵养道德”!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说的也无非这样的一个意思吧?
所以,作为一个医者,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气概,不仅要修德修性,更要修得各种法术的理法圆融才行。千万不要学得一招半式就藐视一切,不可一世,那样就什么也得不到,更不要谈什么修德修性了。
因此,作为一个有着深厚道德水准的医者,其医术就显得无关紧要了。医术在这个时候,说实在的,对于医者来说,显得是那么的简单和明晰,此即所谓的“大道至简”是也!而对于那些没有一定道德修为的医者来说,则显得那么的至关重要,也是众医之所以要穷追不舍的根源,然而,如果没能掌握或得其医术的要领和方法,最终还是显得更加无用或无奈,于是就有了很多医者常说的也是最无奈的口头禅——“我尽力了,请原谅!”来为自己推脱责任和过失。